三个经典案例,看完再也不会上保险的当!

艾奇保险网 189 0

  存款变保险,这个长期霸占保险坑爹排行榜首位的骗局,估计新闻都已经不想再曝光了,可现实中,这陷阱总不缺人“前赴后继”。

  保险是个好东西,但不正当的推销和操作,却使它成为骗局的代名词,这对行业、对你我都不是好事。今天,我给大家整理几个真实案例,看完你就知道,如何避免上当了!

  花光积蓄投保,次年无力缴费

  王大妈是个善良的人,多年前收养了孤儿小明,但吃着低保的王大妈不具备收养资格,所以只办理了助养手续。

  3年前,王大妈为了帮同村的小李业绩达标,花了毕生积蓄20万买了2份保险,受益人是小明。投保单是小李填的,为了顺利通过核保,年收入一项填了30万。

  第二年续费的时候,王大妈才知道还要继续交钱,而如果不交,这全部积蓄估计有大部分要打水漂。可作为低保户,她如何能交的出第二年的保费?

  

三个经典案例,看完再也不会上保险的当! 第1张


  幸好,因为王大妈与小明不存在法律上的保险利益(收养关系不被承认),加上代理人投保时违规操作,法院判定合同无效,保险公司需要将保费如数偿还给王大妈。

  像王大妈这么幸运的绝对只能算特例,踩进陷阱还想安全出来,真没那么容易。所以,千万要认清楚合同条款,选择合理的缴费期限和缴费方式。

  千万别代签名,就算是亲儿子

  赵阿姨某次在银行存款,被工作人员忽悠,给在国外工作的孩子投了一份价值300万的巨额寿险。

  儿子回国之后,才知道这份巨额保单的存在。在咨询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之后,儿子得知,由于自己的签名是由母亲代签的,所以这份合同是无效的。

  在与保险公司交涉未果之后,赵阿姨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,最后法庭认定合同无效,保险公司需要退还保费和利息。

  

三个经典案例,看完再也不会上保险的当! 第2张


  这个例子里的赵阿姨也是幸运的。因为这属于投保人自己发现合同无效,此时保险事故也尚未发生,及时纠错还来得及。

  如果保险事故已经发生,而在理赔时被保险公司发现合同无效,这时候再来退回保费,意义可就不一样了。

  所以,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合同,除非给未成年人投保,其他的情况,一定要被保险人同意并签字,就算他是你儿子或老公,也不例外。

  保险不是理财,不要幻想收益

  不用官方数据统计我都能知道,十个拿着钱去柜台存最后买了保险的人,九个都把保险当成了理财。

  80岁的黄奶奶就是这么被忽悠着,将原本打算存起来的5万块钱买了份分红险。买的时候业务员告诉她,这是一份收益好、利息高的理财产品,但几年下来,收益还没有银行定存的利息高,于是,黄奶奶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。

  

三个经典案例,看完再也不会上保险的当! 第3张


  相对于前面两个例子,黄奶奶就没这么幸运了。由于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,合同上风险提示的部分也签着黄奶奶的大名,法院驳回了黄奶奶的申请。

  80岁的刘女士因为没搞明白保险和存款的区别,稀里糊涂地买了保险。但刘女士打官司却没能得到法院的支持。

  由于以上的纠纷实在是多到数不清,保监会延长了银行保险渠道的犹豫期,将10日改为15日,在犹豫期内发现被坑的,赶紧去退保不用犹豫。

  手机前的你也许见惯了花招不容易上当,但是爱你心切的父母、家人却难免会中招。光自己懂还不够,赶紧把文章转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吧!


标签: 保险知识